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所谓数据驱动,这个锅技术不能背。

发布日期:2017-04-07 11:33:56 +0000

最近这几年,互联网有俩词挺流行,一个是数据驱动,一个是技术无罪。


我们说很多产品决策的依据不是管理者拍脑袋,而是基于数据反馈,这当然是好事情。


我们说互联网产生了很多新模式,新技术,为鼓励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一些基于用户共享,基于用户反馈所带来的版权问题和类似的内容合法性,真实性问题,平台和技术服务商可以免责,所谓的避风港原则,也保护和激励了整个行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


但是,任何东西,都要有个限度。 以前我说过过犹不及,现在互联网上,这些名词,越来越多,成为一些企业家推卸责任,甩锅的借口。


数据驱动的策略是人制定的,技术本身也是受人的产品策略影响,一些不合理的策略,不合理的数据指标,就会导致一些非常坏的运营表现,此时,相关产品运营策略的负责人,在确定策略,规则前,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责任,拥有正确的产品价值观。


下面,案例说话,友情提醒,以下案例纯属虚构,如有巧合实属雷同。(如果巧合太多,概不负责)


1、产品竞争激烈,为了吸引用户购买,价格就标的很低,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老板要求提高产品利润率,怎么做?


策略出来了,购买的时候趁用户不注意,几个勾,搭售各种高利润率的增值服务进去,而且把取消这些搭售的操作弄得特别别扭。用户一不留神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然后,业绩出来一看,增值服务增长迅速,利润率直线上升。


公司开表彰会,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创新。


2、用户投诉率居高不下,老板要求降低投诉,提高用户满意度。


策略出来了,把投诉入口弄得非常深,投诉链接的文字几乎看不见。

于是,投诉率极大降低了。


公司再次表彰,数据证明,产品体验优化的很好。


3、然而,卸载率提高了很多,老板说要降低卸载率。


于是,卸载的时候弹出各种提示,需要填写一个巨复杂的调查表格才可以卸载,而且,用户点击卸载后,出现视图的默认下一步是更新最新版本。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才有继续卸载的链接。


看,这下产品卸载率也有了很大的降低,公司再次表彰,产品团队数据导向,最终数据反馈证明,升级优化大获成功。


正如你们所见,这个案例里有很多巨头的影子,当然,我并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诸位,谁其实都不干净。


这就是几个典型的,所谓数据驱动的所谓“好”结果。


下面,有个名词,点击提权,我提出来后一直没有给解释,其实该懂的都懂了,但还是很多朋友问,我今天阐述一下,一个逻辑上看上去很合理的技术策略,是怎样跑偏的。


假设,你是一个搜索引擎公司的产品经理,现在,你需要利用策略优化搜索结果,提高用户满意度,那么,第一件事应该干什么?


先别往下看,简单想一下。


好吧,其实第一步,不是考虑怎么优化策略,而是考虑怎么评估结果,你有很多策略,哪个策略好,哪个策略不好,要先有一个评估标准,评估标准出来了,所谓AB测试,所谓线上用户评测才有意义,评估标准不出来,全靠产品经理拍脑袋,肯定是不对的吧。


那么,对于搜索引擎来说,一个搜索排名策略是不是用户满意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呢? 其实说白了很简单,一个好的策略,应该优先出现的是用户所期待的结果,那么这个数据体现就是用户会产生点击对不对,所以,如果比较不同策略的好坏,那么在实测的数据里,搜索结果里,排名靠前的点击率最高,越靠前的点击率越高,是不是就说明这个策略比较合理,用户比较满意。


看,这个逻辑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而且非常合理对不对。


那么,现在评估标准出来后,突然发现,我们与其用各种策略去优化这个搜索结果,为什么不基于用户的点击率,自动优化搜索结果呢?如果我们统计到了用户的每个关键词每个位置的点击率,将点击率对比当前位置同等点击率较为突出的结果提上来,这个策略岂不是直接精确命中了评估规则。而且,这玩意可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机器学习。随着用户的使用,根据用户的行为记录,会自动调优,根本不用费劲搞各种奇怪的搜索排名算法了好吧,让用户自己决定谁在前面多好。


于是,这么一个省事而又逻辑合理的策略,胜过了所有排名算法策略,成为最能体现数据驱动逻辑的核心策略。


然而,问题出现了。


很多人诟病一个问题,为什么百度很多正常词汇的搜索结果会出现色情链接?嗯,色情链接在什么词上的点击率都高好不好,这就是点击提权的结果。


为什么各种所谓数据驱动的媒体平台,全都流行标题党,流行各种震惊,各种深度,各种惊悚的大标题,这可以看出来几乎所有推荐算法,都采用了类似点击率提权的结果。


程序员很无辜,这都是算法带来的,是用户选择的,不是我们要这样的。


问题是 ,算法的制定者,策略的设计者,难道不是人么?


今年美国大选后,美国硅谷也在反思,Facebook上也充斥着各种谣言,各种假新闻的传播,互联网助长了这种极端主义和低成本谣言的传播,这事对不对,要不要治理,是不是一句技术无罪,数据驱动,就可以掩盖这一切。


我告诉大家,点击提权,对推荐策略来说,是一种偷懒的思考方式,偷懒的解决方案,当那些企业家说自己多么尊重技术,多么高深的机器学习,其实这种技术实现难度,非常的低。当然,数据回馈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恶趣味,媚俗,标题党的横行,是这种策略的直接体现。


已知,苹果市场,百度,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多基于一些类似这样简单粗暴的“机器学习”策略,很多去薅流量的,也擅长利用这个策略,去做诸如SEO,ASO,以及营销大号的事情,而目前据我所知,想通过点击提权薅谷歌羊毛的,基本没戏。那么,为什么谷歌不吃这一套。


冯爷(公众号ID Webnotes)说过,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居然在天天想着怎么诱导用户点击广告的事情。 冯爷还说过,很多所谓成功人士的炫耀的不过是推粪上山的勾当。(好吧,原话我记不太清,大体这个意思吧)。


今天呢,我举这几个例子,就是想展示一下,数据驱动,如果缺乏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产品观,会导向怎样的结果。


数据驱动本身是没问题的,技术创新也确实需要政策,法规有一定的包容性。但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如果数据驱动走向了坏的一面,如果技术创新带来了坏的影响,那么,应该想着怎么去纠正,怎么去改进。


所谓坏,短期内你可能看到的数据都是好的,但长期呢?如果你的平台失去了信用,你就失去了一切,所有的数据优化,其实都挡不住你优质用户的流失。


以前,百度产品有一个逻辑曾经是这样的,对用户而言,他通过搜索引擎要看到他所期望看到的结果,那么至于这个结果出现在哪里,只要用户打开快,访问流畅,没有病毒,就是合理的,是否来自于创作者的网站,并不是搜索引擎要考虑的。这个逻辑,就用户体验而言,似乎并无不对。


一些版权网站因为需要登录,需要付费,或者有大量广告,用户浏览体验反而不如在贴吧里转载的盗版,就阅读者体验而言,是这样的。


但后来,一些百度产品元老也逐渐意识到,如果失去了对原创,对作者的保护,实际上失去的是优质内容的生成环境,百度作为中文内容生态的重要平台,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维护内容生态应该是一个义不容辞的义务,原创生态一旦被破坏,那么一切所谓的用户体验就失去了基础。


对于新媒体平台,其实也是如此,当标题党横行,洗稿,扎热点,伪科学满天飞而不受制约,当以用户选择为核心的机制不断剿杀原创热情而不被扭转,那么,谁还会认真的做内容?谁还会认真的去做有价值的事情?当媒体原创生态被破坏殆尽的时候,顶部的媒体平台,难道就可以真的不受影响? 洗稿贩子和标题党他们随时会扑向下一个风口,而作为媒体平台,何去何从?




说实话,吐个槽,10万+ 真的不是很难的事情,问题是真的过度去追逐这个,就很可能失去一些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信用。


可能有人说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这个,唉,算了,就当是吧。


最后说一点,创业者,我觉得,很多人还是以生存为第一要旨,有些没什么价值的事情,只要做事的底线还在,别坑人别骗人别卖假药,薅点流量赚点钱,这也能理解;但如果做到巨头了,做成平台了,还不想着维护健康的行业生态,眼界还停留在怎么尽可能多薅一点流量,薅一点收入,唯财报是图,看不长远,那就真的是格局太低了。做大哥要有做大哥的担当。让行业积极向上,自己的生意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