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维度,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至暗时刻

发布日期:2018-09-05 04:00:30 +0000

戳蓝字 “灼识新维度” 关注我们哦!



晚清沧海事(20)

第十五章  至暗时刻

作者:罗马主义


杨岳斌亲率5000湘军,离开了兰州城,准备和曹克忠军汇合,去征讨教主,虽然兵力不足,但是他有十多年的战争经验,无论是陆战水战,野战攻城,他都烂熟于心,如果把他当做游戏中的角色的话,他的武力分值绝对在95分以上,所以他自信有把握干掉教主。


教主却从来没有打过仗,也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虽然他打败了雷正绾和曹克忠,但是全靠玩的阴招,但是阴招也是招,打架并不一定非要扛着菜刀去和人对砍,万一刀脱了手,被别人砍了,那就成了全国人民的笑料,更何况教主还没有纹过身,装黑社会也不够分量。


所以教主要坚持他的一贯打法,继续玩阴的。他心想,杨岳斌,你不是觉得自己牛逼,武力值超高,又筹集到了一点军粮,觉的自己有本钱来打我了吗?没关系,我先耗死你。


当他收到杨岳斌率领的大军,沿定西方向来攻的情报以后,教主先给他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他首先派陕西的穆斯林叛军,去联合了狄道的穆斯林叛军,就是在今天临洮县附近,奇袭了巩昌府,关闭城门,把城里十余万居民,不分男女老幼,杀了个一干二净,同时还威胁从天水到兰州的粮饷运输线,看你杨岳斌怎么办?


杨岳斌听到这个惨绝人寰的消息以后,义愤填膺,他不能不带兵去救。等他杀退了占领巩昌的穆斯林叛军,收复了城池以后,再次出兵前往灵州的半路上时,教主又在背后给他使了一个绊子。


他派穆生花攻下了平凉府,毫不留情的又杀死了城里的十几万居民,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打击杨岳斌,让其他官员把他们穆斯林这些毫无人性的举动,上报给朝廷以后,让朝廷看看杨岳斌有多无能,激起满朝文武的愤慨,产生不利于杨岳斌的舆论环境。


二是为了激怒杨岳斌,这种惨案发生了,他必然怒发冲冠,会亲自带兵去救,这样慢慢的拖住他,消耗他那点儿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军粮,最终让他失去进攻金积堡的本钱。


至于那些屈死的冤魂,他才不在乎这些呢,作为一个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他从来不觉得,那些不信教的人有生存的权利。


当他觉得把杨岳斌消耗得差不多了,名声扫地时,他将要使出他决定性的第三 招,他要用这一招彻底击垮杨岳斌。


当僧格林沁赶到鲁山的时候,除了满地的尸体,赖文光和张宗禹率领的联军,早有跑得无影无踪了。这一仗,他的主要骑兵将领,恒龄,常星阿全部战死,最能打的蒙古骑兵,被消灭了一半。


面对着这一刻的场景,僧格林沁痛苦得老泪纵横,气得暴跳如雷,他痛恨自己放虎归山,发誓如果再拿下敌人,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人,他一定要报仇。


僧格林沁又踏上了追击赖文光和张宗禹的路途,但是他现在只剩下3万多人了,他不敢再分兵,但这样一来,步骑混合,行军的速度大大慢了下来,结果,他总是才看见敌人的影子,敌人又跑得不见踪影了,始终慢了对方一步,但他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出于对朝廷的责任,再加上强烈的复仇之心,他依然坚持穷追不舍。


同治年间,天下可不是一般的乱。太平天国占了南方好几个省,云南也变成了伊斯兰国。


西北回乱杀人无数,四川的哥佬会三天两头的造反,中原的捻匪四处流串抢劫。


此外还有什么小刀会,大刀会,黑旗军,白莲教,长枪会,马军,盐民军等等,乌七八糟,你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名字,也跑来凑热闹,而且规模还都不小,少于一万人的,都不好意思出来亮相。


这放在那一朝那一代,都是无药可救了,而清朝居然挺了过来,客观的说,关键是因为有了洋人。


有人说,你这不是胡扯吗?洋人仗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国门,又通过贩卖鸦片,导致白银外流,让中国国内矛盾激化,所以才导致天下大乱。


这话确实没错,但实际上洋人来不来,中国都该乱了,因为这个时候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4亿了,就算有了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也已经超限很多了。


按照马尔萨斯先生的说法,如果没有技术进一步的突破,带来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那么大家就只能一起玩幸存者游戏了。


杀!杀!杀!想尽一切办法杀掉对手,留下自己,杀到人口下限的时候,游戏自动停止,获胜者又可以太太平平的过生活了,这就是中国改朝换代的内在逻辑。


不管起因是什么了,乱成这样,帝国一定会崩溃。为什么呢?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朝廷的军队相对于造反的饥民的唯一优势,就是会踢正步,更有组织性而已。


但是这个优势,在双方PK一段时间以后,总会有几个起义军领袖,不但学会了踢正步,而且还学会了走猫步,甚至还会扭秧歌,比如陈得才率领的太平军,就把各种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反过来不会踢正步的捻军,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虽然过去也是以骑兵为主,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非常勇猛,但是以前却被僧格林沁打得抱头鼠窜。


因为他们都是一群草寇,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也不懂什么军事策略。所以僧格林沁的再次复出,上演的王者归来,实际上打的是一群乌合之众。


而且僧格林沁上一次打败太平军,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的太平军,还是一群土包子,刚刚学会立正稍息,自然也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十年之后,当他再次遇到陈得才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陈得才所率领的太平军,通过这么多年的战争,不断的进化,在军事技术上,无论是骑兵战术还是火器运用,实际上已经比僧格林沁能力更强了。


在和陈得才的对战中,僧格林沁处处落了下风,一路顺兵折将,最后在霍山和陈得才相遇进行决战,运气占了很大成分,而且他也没有在战场上击败陈得才,只是由于借助南京沦陷这个消息,玩了一把心理战,才导致太平军心理崩溃,最后全军溃散投降。


所以当赖文光和张宗禹联合以后,捻军的短板就被补上,又加上僧格林沁没有处置好俘虏,导致大量的太平军中低级将领和老兵再次投奔他们两人,使双方的力量对比完全发生了变化。


这些人懂得如何组织和调动军队,而且有着很深的战术素养,所以僧格林沁对于捻军的那一点点组织优势和战术优势,迅速被拉平。


由于双方的军事技术水平,本来就差别不大,而且太平军还略高一点,至于武器装备,虽然僧格林沁也有一些洋枪洋炮,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搞明白过,如何把这些东西用好,所以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冷兵器时代的机动骑兵,而新捻军的人数更多,所以自然而然的,僧格林沁的好运结束了。


终于,在山东高楼寨附近,他追上了赖文光和张宗禹,不过,那是他们故意让他追上的。接着,他们用一场最正宗的蒙古战法来回敬了他,先是假装战败,诱使他进入伏击圈,然后数万骑兵杀出,把他团团围住,这也许是向他的先祖,伟大的成吉思汗致敬吧。


到了这个时候,决定胜负的只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人数,僧格林沁的人数远远少于敌人,而他又没有学会洋枪洋炮的用法,自然也不能道具加分,所以最终等待他的命运,必然是全军覆没。


僧格林沁在突围的过程中,一个人落了单,被一个叫张皮绠的十来岁的捻军小流氓杀死,和他一起阵亡的,还有内阁大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等十几名清朝的高级官员。



僧格林沁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官,也是一个竭尽全力想要打好仗的武将,而且也确实打过不少胜仗,但是他毕竟落后于时代了,所以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是回光返照,属于他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不仅仅属于他的日子过去了,属于八旗雄师,蒙古铁骑,绿营勇士的时代也结束了,满清王朝最后一支嫡系部队,就此覆灭。从此以后,留在舞台上的,就是那些装备了西洋武器,学会了西洋战法的淮军和湘军,他们将彻底主宰这个时代。


僧格林沁之死震动了朝野,所有的人忽然之间发现,草寇捻军,居然变成了心腹大患,于是不敢怠慢,朝廷决定派曾国藩来主持大局,而他这次所依仗的,将是李鸿章的淮军,而这支由洋人手把手教会的军队,从此以后,将成为了大清帝国的中梁砥柱。


击败了僧格林沁以后,赖文光和张宗禹发生了意见分歧,赖文光认为西北已经没有发展前途,唯一的出路,还是在南方和沿海一带,但是张宗禹被穆斯林的使者煽动,梦想着去西北,开创一份事业,双方话不投机,最后和平分手,教主再次得分了。


当杨岳斌终于腾出手来,再次踏上讨伐金积堡之路时,教主也使出了他的杀手锏。他指使兰州绿营中的穆斯林发动了叛乱,把整个兰州城杀得鸡飞狗跳,杨岳斌被迫回军平叛。


但是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收复了兰州以后,他发现,他的所有家底,都被消耗一空,现在,他真的只能困守孤城了。


虽然他励精图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他确实不是教主的对手,这是一个无比狡诈,大奸大恶之徒,他没有能力对付他,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碰到过教主一根汗毛,就已经被对方彻头彻尾的打败了。


杨岳斌在经过痛苦的挣扎以后,确定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无计可施,他已经撑不起西北这片天了,无奈之中,只有向朝廷递交了辞呈,准备黯然离去。


教主胜利了,他和穆图善签订了一纸投降协议,命令穆斯林叛军退出了都兴阿和穆图善久攻不下的宁夏府城,让穆图善看起来似乎打了一个大胜仗,和杨岳斌的屡战屡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教主希望藉此能帮助穆图善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他就有了一个保护伞。


而穆图善则投桃报李,保荐他为宁夏副将,四品官员,教主从一个罪该千刀万剐,手上沾满了数百万人鲜血的暴乱恐怖分子,摇身一变,一下子成为一个道貌岸然的部级领导。


穆图善同时还留用了教主在叛乱时期,安插在各地的伪官吏们,正式加入大清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满足了教主当初的全部投降条件。


但是这那里是一份投降协议,这实际上是一份穆斯林恐怖分子的胜利宣言。


教主再次看见了建立伊斯兰国的希望,虽然让出了宁夏府城,但他实际上已经完全掌控了甘宁其他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而且他的战略规划也再次实现,张宗禹已经重新入陕,他现在就可以顺水推舟,安排逃窜到甘肃的陕西穆斯林,再次进攻老家,解决了他的财政压力。


陕西穆斯林和张宗禹,必然会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同时也会成为他的屏障,给他带来喘息的机会,只要稍加休养生息,渡过眼前的粮荒难关,他将会成为下一个李元昊,他现在可以得意的放声大笑了。


曾国藩调动淮军和湘军,开始围堵赖文光率领的东捻军,但是刚一上手,就发现新捻军已经变成了一头战争怪物。


改编后的新捻军,突然变得威猛无比,因为他们把蒙古人当年对付宋军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宋朝的军队,以步兵为主,当年装备有神臂弓,如果排好了阵型,蒙古军硬冲的话,肯定占不到便宜,湘军和淮军其实和宋军差不多,也是以步兵为主,不同的是,他们不是神臂弓,而是来复枪。


但是捻军也不是傻子,他们才不往枪口上冲,就像当年的蒙古人,决不会去试下神臂弓的威力,你在这里原地立正,摆出各种造型秀肌肉,他们理都不理你,直接绕到你背后去,攻打你的辎重,或者去攻打周围的地方,这样宋军就尴尬了,是继续一个人在这里表演,还是去看看观众干了什么呢?


如果原地站着不动,蒙古人就把粮道断了,让宋军去喝西北风。如果宋军想动,蒙古人就在远处围观,遇到地形阻碍时,队列难免会混乱,这正中蒙古人下怀,找个机会就把宋军分成几段,杀的宋军片甲不留。


而湘军和淮军,刚开始攻打新捻军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个尴尬。比如淮军当时最强悍的先锋部队,张树珊的树字营,四千多人列好了阵型,等待捻军的冲锋,捻军理都不理他们,直接绕道而去。



于是他们只能列队狂追,4000多人去追赶十多万新捻军,结果新捻军被追烦了,于是特意在一个平原上,列阵迎敌。


淮军一见敌人停下来决战,心中大喜,立刻架起大炮轰击,几炮过去,就打的新捻军四散而跑,于是张树珊立刻挥军追击,可是追着追着追兴奋了,大家就越跑越散,互相隔的远了。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背后响起了马蹄声,大地开始震动,敌人从背后包抄了过来,前面逃跑的捻军也不跑了,全部又回过头来,挥刀杀来。


这时候张树珊发现不好,中计了!敌人包围了他们,他急忙招呼大家列队,这哪来得及呀,刚才被敌人引诱着向各个方向追去,散得太开了,现在根本聚不起来,全都被骑兵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儿的,正被对手的战马反复的踩踏冲撞,惨叫声一片。


结果就是淮军树字营全军覆没,包括张树珊在内,无人幸存。


不仅仅如此,淮军第一名将刘铭传,第一次和新捻军交手,也中了这个计,同样被打得丢盔卸甲,激战中,捻军的骑兵把他的部队冲得七零八落,他被对方的战马撞倒,摔了个狗啃屎,官帽被撞飞了,朝珠也不见了。


万分危急的时刻,要不是湘军鲍超的援军及时赶到,他连命都没了,也就不会有机会去守台湾,修铁路了。台北也就不会有铭传路,铭传大学了,台湾海军也就不会有铭传号护卫舰了,中国又会少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所以曾国藩一时也被搞得焦头烂额,只好祭出了坚壁清野,步步为营的费边策略,但是这种战术,短时间内见不到效果,而捻军四处流窜,搞得到处鸡犬不宁,大家自然全都怪罪于曾国藩,骂声一片,于是他也觉得压力山大。


再加上平定太平天国以后,他的功劳已经大得不能再大了,如果再平定了捻军,朝廷也就对他赏无可赏了,这在封建时代可不是一件好事,按照历史惯例,下一步,要么他自己夺权当皇帝,要么就被皇帝杀了,但是曾国藩显然没有篡权的心,所以出于明哲保身的意愿,他自己也不想干了。


至于西北,由于远隔千山万里,朝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搞不清楚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官员们送上来的各种奏折。


但是看帖也是个技术活,慈禧刚垂帘听政那会,天下大乱,每天她要看帖,不对,是看奏折十多个小时,而且都是下面这风格的。


宁夏将军穆图善上书说:“代理陕甘总督都兴阿,不讲民族政策,一味的贪功乱杀,在西北地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金积堡穆斯林马化龙,被陕西穆斯林恐吓,裹挟叛乱,绝非出自本意。


自从臣到了宁夏以后,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认真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帮扶工作,让他认清了形势,对过去所做所为,痛哭流涕,深刻反悔,已经痛改前非,率众投诚。


但是前代理陕甘总督都兴阿,一惯吃拿卡要,贪图金积堡财物,依然派雷正绾和曹克忠去搞强拆。


雷正绾长期忽略党建学习,三观不正,作风腐败,他贪污军饷,吸食鸦片,包养军妓,导致士兵哗变。


曹克忠不讲信誉,欺压群众。收了马化龙派人送来的犒军银两和食品,并表达了愿降之意以后,却翻脸不认人,执意进军,意在掳掠。


幸好当时发生了瘟疫,他才被迫退兵,使党和国家的形象,没有被他破坏。


事发以后,臣已经派人安抚马化龙,马化龙为了再表忠心,已更名为马朝清,愿意前往宁夏府城,说服穆斯林献城。


而现任总督杨岳斌,依然坚持前任代理总督都兴阿的错误路线,工作简单粗暴,只知道喊打喊杀,这样长此以往,实在让人担心。


西北之战,一味的清剿,花费巨大,是下下之策。对于穆斯林群体,应该分清良莠,不能一味乱杀。


臣请保马朝清四品顶戴,立为浪子回头的模范,以招降为主,以清剿为辅,让国家能够尽快的解决西北问题,把精力集中到威胁更大的捻军问题上,请太后明察。”


陕甘总督杨岳斌上奏说:“臣到西北以后,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发现,西北问题的核心,是以马化龙为首的宗教极端组织,妄图推翻大清统治,建立伊斯兰国,分裂中华。


对于这些极端势力,一些干部群众,特别是恩麟,穆图善之类,抱有侥幸之心,试图招募他们,这是极端错误的。


这些人都是狼子野心,和政府势不两立,决不能受他们的蒙骗,必须彻底铲除,没有丝毫回旋余地。


臣以为,西北战局的核心关键,就是要歼灭马化龙,并将他绳之以法。


在臣之前,都兴阿派雷正绾和曹克忠两军,奔袭金积堡,但是准备不足,组织不周,导致战役失败。


雷正绾军,开始的时候进军顺利,收复固原,在固原城内,发现被穆斯林恐怖分子所杀的满汉民众,超过了十几万人,官吏无一幸存。


曹克忠军,接连攻克了前往金积堡途中的十几座穆斯林堡寨。所过之处,发现所有的汉庄,均被穆斯林恐怖分子屠戮一空,除了满地的尸骸,空无一人,沿途收敛掩埋的被害民众,不下数十万人。


这些宗教极端分子的所作所为,骇人听闻,令人发指,实同禽兽,如果不依法严惩,国家将无制度可依,西北将不再是大清之西北。


但是,西北地穷,人民生活还很困难,所以在当地无法筹措军粮,之前都兴阿不注意后勤工作,导致整个西北地区,陷入无粮无钱的困境。


而臣到任以后,勤勤恳恳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催粮催饷,但是各地却要么置若罔闻,要么本位主义严重,承诺发往甘肃的粮食饷银,直到臣上奏的时候,依然没有一丝半毫,运到兰州,兰州的军民,每日只能喝稀粥一碗度日。


由于都兴阿组织不周,雷正绾军因为粮尽多日,有士卒不满,发生哗变,但雷正绾已经收拾局面,部队目前退至定西附近整顿。


曹克忠部,遇金积堡诈降之敌,趁曹军粮尽,送来有毒之粮,加之穆斯林恐怖分子,又在附近的溪水中下毒,士卒皆病,无力再战,也被迫退至定西一线。


随后为了平定叛乱,臣不避艰险,排除万难,亲自率军前往征讨金积堡,不料马化龙趁臣出击之时,利用兰州粮尽,煽动绿营之中穆斯林士兵叛乱,杀害官吏,劫掠市民,臣已回兵收复兰州,惩处叛军百余人,兰州已转危为安。


现在整个兰州已无存粮,市面上的粮价,已经到了两百两一石,兰州城内已经开始了人吃人,再这样下去,军队和民众,全都得饿死。


希望朝廷务必敦促邻近各省,必须在本月将粮草运到,若是有粮,臣必可以平定西北,若是依然没有粮草运到,则西北危矣。臣虽才智短浅,又加重病在身,但依然鞠躬尽瘁,奋斗在工作第一线,但是长此以往,恐怕会耽误工作,请太后明察。”


陕西巡抚刘蓉上奏说:“关中和汉中一带,由于连年的征战,现在饥荒严重。


但是即使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情况下,陕西全体军民,依然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宁肯紧衣缩食,也设法挤出余粮,支援甘肃。


但是甘肃的各支军队,军官贪污腐化,克扣饷银,造成军队哗变,却把责任推卸到我省支援不及时上,这实在是本末倒置。


陶茂林名义上有11营军队,可是每营只有300人,吃了两百人的空饷,而且依然贪心不足,还要克扣士兵的口粮钱,让士兵外出抢掠,自己解决口粮问题。引起士兵不满,导致哗变。


这些士兵涌向了陕西,臣急忙派人去招抚,收拢乱兵3000余人,避免了这些人加入叛军,保证了陕西地区维稳工作的正常开展。以上说法都有士兵的口供为证。


雷正绾军的哗变,则是由于雷正绾行为不端,作风不好,他私生活糜烂,和其弟为了包养二奶,争风吃醋,导致其弟率兵叛逃,实在是和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请太后明察。”


雷正绾上奏说:“臣奉命攻打金积堡,一路收复了固原县城,攻克了几十座回寨,可是从兰州和陕西应该运来的军粮,却迟迟未到。


臣军断粮十余日,每日以树皮草根充饥,但是通过深入学习太后的讲话,弄清核心价值观,依然精神百倍,全军上下奋力和穆斯林恐怖分子作战,而且屡战屡胜。


当臣军到达金积堡之时,臣因数日未食,一时晕倒,士兵以为臣已经饿死,所以全军溃散,臣弟和部分营官,未能阻止溃兵,实在是失职,臣已令人将其绑送总督府。


臣醒来以后,发现士兵已溃,于是连忙前去追赶,终于在固原将所有的部队收拢整齐,臣未能完成军令,罪不可恕,请朝廷严惩,臣绝无怨言。若是能给臣一个机会,戴罪立功,臣愿意肝脑涂地,为国尽忠。”


京畿道监察御史,代理总督林之望上奏说:“陕甘总督杨岳斌,腐败无能,克扣军饷,待人不公。


他把兰州城内的军粮和军饷,全部发给自己的嫡系湘军部队,而让城内的绿营士兵,每日只能喝粥一碗,在群众中影响极坏。


他在兰州期间,兰州城内,怨声载道,士兵欲找杨岳斌论理,但杨却避之不见,不欲理会。


面对越来越尖锐的矛盾,杨岳斌以出征为名,回避如何解决问题,实在是懒政惰政,作风不正。


他走了以后,绿营士兵又和他留下的湘军士兵论理,双方因言语不合,发生械斗,导致多人伤亡。


而杨回城以后,不分青红皂白,污蔑反映问题的群众,是穆斯林恐怖分子叛乱,将对他有意见的绿营士兵,斩杀殆尽。这样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实为昏庸之至。


若让这样的干部继续执掌西北大局,恐怕会耽误国家大事,破坏维稳工作,请太后明察。”


……


全部是这种狗咬狗,一嘴毛式的奏章,里面真真假假,需要自己慢慢去猜。


这就是31岁的慈禧,每天的工作,这些官员长得啥样?慈禧太后没有见过几个。谁忠谁奸,她也不知道!


但是她必须马上从这样一堆互相矛盾,彼此指责的奏章中,发现事情的关键。


而且这些全是20天以前的事,等她和大臣们商量好,作出决定,再发过去,又是20天。她必须要考虑这两个月内可能发生的事情,作出的决定,是为了一个月以后的。


这难度,那些想玩穿越的小女生,你们干得了吗?


但是慈禧能,她根据前面的奏章,很快就得出了三个结论:

1,杨岳斌搞砸了,西北已经没有机动部队了

2,甘肃粮荒严重,很快回民叛军就会重新回窜陕西就食。

3,现在西北的官吏,没有一个人担的了这个大任。


西北的问题已经非常急迫,她必须马上去找一个超级牛人,才能转危为安。


捻军流窜和穆斯林叛乱,现在已经变成了两块难啃的硬骨头。一个已经变成了凶猛无比的杀人机器,另一个则是阴险狡猾,诡计多端。普通的高手已经解决不了,必须要高手中的高手,而且必须是真正的绝顶高手,才能挽回危局,谁才能当此大任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如果觉得本文可读的话,请分享到朋友圈,谢谢大家!

备用号

以防失联,请关注以下微信号

·灼识熔接机·


晚清沧海事系列文章



·END·

灼识新维度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维度

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 广告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了解及 购买灼识熔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