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维度,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晚清沧海事24:小强之死

发布日期:2018-09-18 03:21:53 +0000

戳蓝字 “灼识新维度” 关注我们哦!



晚清沧海事(24)

第十九章  小强之死

作者:罗马主义


张宗禹靠近了卢沟桥,北京城里立刻紧张了起来。其实西太后并不是很慌张,不过是几个骑兵骚扰郊外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又没有洋枪洋炮,而北京城墙又这么厚,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


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随后下的一道命令,却让北京城炸开了锅。她命令各旗的成年男丁,一律自备武器马匹,到各个旗主那里去报名,准备出城迎敌。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命令一出,全城立刻哀嚎一片,每家每户的旗人,都吓得瑟瑟发抖,一起抱头痛哭,还有不少人,当场就心脏病发作,翘了辫子。


所有有头有脸的满洲皇亲国戚们,全都跑进宫去,在慈禧的金丝楠地板上,留下了一大堆鼻涕眼泪,进行示威,搞得慈禧很心痛。


他们要西太后收回成命,使不得这招,这么多年来旗人都没打过仗了,这出城和如狼似虎的捻军打,无异于羊入虎口,千万别断了满人的血脉,如果不听,他们就来这儿流更多的鼻涕眼泪,把她的金丝楠地板全部泡烂。


这把西太后气得,肺都要炸了。她本来想借这个机会,重振一下满族武装,免得朝廷的军权,全都掌握在汉族大臣的手里。


没想到自己的这些同胞,现在怎么都变成了一群窝囊废,她只是说准备出城迎敌,没有说立刻出城迎敌,这就全都吓得尿裤子了,怎么对得起当年那些叱咤风云,英明神武的列祖列宗?


经不住这帮家伙又哭又闹,再加上心痛金丝楠地板,西太后做了一个让步,既然你们这些老头子都没种了,那年轻人总应该还行吧,城外有左宗棠的湘军罩着,总不至于出多大的事吧?!于是她命令所有城内的旗人,每家出一个年轻人去神机营,还是要出去历练历练。


没想到出兵那一天,变成了出殡,还没有走出正阳门,就哭的晕倒了一片,队伍也走不动了,全都坐在那比谁的声音大,嗓门好。


这果然吵的西太后心神不宁,越听越烦躁,于是下令道:“别在这儿制造噪音了,都给我滚回家去,就你丫这群孙子,除了会玩鸟耍雀雀,还会干什么?真是丢人现眼!”


从此以后,一直到清代灭亡,西太后再也没有提过满人当兵的事情,实在是被这次搞伤心了。


事情闹成这样,西太后的心里实在是窝火,这事搞得她太丢人,她得找人出出气。


于是她宣布,李鸿章剿捻不力,撤职,左宗棠剿捻不力,撤职,哦,搞忘了,好像已经撤了,那就再撤一遍,命令他们两个戴罪立功,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消灭捻军。


当然,他俩就是一个月内没有灭了捻军,她也得把他们两个官复原职,没办法呀,谁让自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那么不争气。


事情是怎么搞到这个地步的?全都是因为左宗棠的倔脾气上来了,非要灭了张宗禹。他认定了,要想平定西北穆斯林叛乱,收复新疆,就必须要先消灭捻军。


不消灭捻军,大清国就永远没有足够的钱,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西北的军队,就永远吃不饱饭。一支天天吃不饱饭的军队,永远不可能打胜仗。这就是他的前任失败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必须消灭张宗禹!而要想消灭张宗禹,光靠他一个是没有办法的,实力不够,必须要另一个人出手,才能干好这件事。


但是他和这个人有过节,曾经在当年揭过这个人短,检举过这个人谎报战功的事。所以这个人现在绝对不会帮他,而且还巴不得拆他的台。


所以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险招,一个逼着这个人,非出手不可的办法,但是这个险招,他谁也不能说,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之罪。


张宗禹冲出了陕西,还没有几天,他就变得又不爽了,不是他不想爽,而是左宗棠闹得他没法爽。


虽然他的骑兵跑得飞快,一下子就把湘军甩得老远。可是出来当强盗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舒舒服服的抢一把,然后再高高兴兴的爽一下吗?


他可以一下子把左宗棠甩出去一两天,甚至三四天的路程,但是他总得停下来去抢一把,而且要抢的时候,他总得把部队都散开,散得越开越好,这样才能人人都有肉吃。


可是左宗棠这样穷追不舍,短则一二天,长就三四天,他就必须收队,又开始跑,因为左宗棠又追上来了,一点都不爽。


他刚入山西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小阎王来了,所以没有防备,让他搂草打兔子,连吃带裹。


可是消息马上就传遍了四方,大家都防着他了,听说他靠近了,大家都收拾好金银细软,粮食财物,躲在城里头去,紧闭城门;离城远的,就躲到的村镇寨子里去,拉起吊桥;实在没地方躲的,也跑到山里藏着。


这样一来,张宗禹就不好办了。如果把人都散开了,一天两天时间太紧,就连一个普通的村寨也来不及攻,抢不到什么东西。


如果全都聚集在一起,到是能攻下一些城堡,抢到一点东西,但是僧多粥少,没意思,嗨不起来。


所以他把背后的左宗棠,恨得牙痒痒,要收拾一下这些穷追不舍的湖南人,怎么这么缺心眼儿,非要跟他的骑兵玩龟兔赛跑。


他不知道的是,湘军自从他的祖师爷曾国藩创立以来,就是以缺心眼儿著称的。他们打仗从来不玩花哨的,我要追你,就要把你追到哭,我要围你,就要把你围到死。


湘军的口号就是打呆仗,明白的告诉你,不和你玩心眼,就是要像个呆子一样的和你耗。


虽然在此之前,湘军在西北,一直都表现的不如人意,但多半是因为军粮供应的问题。这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饿着肚子,大家觉悟就没法高。


所以这一回到中原,饭能吃得饱,饷能给得足,湘军立刻又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韧性十足的铁军。而左宗棠现在也把张宗禹看的清清楚楚,“小子,你不就诡计多吗?来吧,谁怕谁!”


左宗棠可不是一般人,一次挫折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当年他连进士都没有考起,混到快50岁,才好不容易做了别人一个幕僚,还被同事诬陷,要不是咸丰耳朵不好,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所以,这是何等有韧性的一个人?张宗禹很快就发现,他惹了最不该惹的人。


为了彻底消灭张宗禹,左宗棠最后一次,尝试用正常手段来解决问题,他给朝廷再次上了一份奏疏,要求周围的各省一起派兵,设法把张宗禹围住,虽然他知道这写了也是白写,但是结果还是让他有点寒心。


山西巡抚赵长龄,在他自己管理的地盘上打仗,结果刚出太原,部队就跑得只剩几十个人了,吓得他只有回太原呆着,不敢出门,不过这是他自己说的,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河南提督宋庆,带着豫军,每次一走到山西边上,要不是想起来,家里还炖着汤,忘了关火了;要不就是她老婆的妈病了,得回去照顾。所以他真的很想帮忙,但就是总有事儿耽搁了。


至于河南的另一支部队,张曜率领的嵩武军,据说正在苦练内功,因为有人说他们的统领张曜,“目不识丁”,所以,他正在努力的提高素质,等他学会了读书认字,再来看看左宗棠给他的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而山西大同和河北的古北口,都驻有重兵,是清代的北方军事重镇。但是现在给对方打电话总是占线,发个微信也不回,派人上门去找,领导不是下乡视察,就是进京汇报工作去了。


这些人来不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也帮不上多少忙。左宗棠最需要帮忙的人,那个最能打的,听到他再次战事吃紧,嘿嘿,直接就把部队放假了,然后等着看他的笑话,琢磨着在他追悼会上的发言。


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为了天下太平,为了大清早日安定,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对不起了,别怪我把诸位都拉下水了!


于是左宗棠下令,全军做好准备,进入张宗禹的伏击圈,反正他喜欢给我们下套,咱们就让他套,看他能不能套住我们。


张宗禹还是老套路,先是假装力战不支,狂奔数日之后,串入河南北部,找几片林子躲着,等湘军一过去,就赶紧冒了出来,把湘军给围了。


张宗禹要打一个歼灭战,灭了这个一路跟着他追,怎么甩也甩不掉的左宗棠,然后越过黄河南下,去江南吃香喝辣的了。


而左宗棠就等着他这一招呢,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张宗禹彻底打服,摧毁他的信心,然后让张宗禹从此以后,就像老鼠见了猫,只敢在他面前逃跑,不敢在他面前乱动。


准备好了的湘军,是从来不怕包围的,当年曾国荃就是一个人孤军钉在南京城下,任凭太平天国的几十万军队随便围。现在左宗棠也只带了不到5000人, 硬是要钻张宗禹布下的网,一个由4万多铁骑组成的网。


当左宗棠的湘军进入了包围圈以后,张宗禹一挥手,他的精锐骑兵红孩儿,就率先从侧后发起了进攻,不过这只红孩儿部队和僧格林沁的那只不同。


他们冒充的不是洋人,冒充的是妖怪。这些人都是一些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全身上下红衣红裤红头巾,背一把缠着红布的大砍刀,手持一杆一丈多长的红缨枪,再用一个红色的盾牌护身,骑着一匹枣红马,列队疾驰,就像一团烈火,从地面飘过。


正前方和两侧,假装逃跑的敌军中,有一部分人下了马,推出早就藏在附近的独轮鸡公车,开始排成一排往这边冲,车上装着一个厚厚的木盾,上面裹着浇了水的棉被,子弹是打不透的。其他的骑兵手持长矛大刀,也有一部分人拿着洋枪,躲在后面,准备靠近了再冲击。


张宗禹心想,今天要是灭不了你,那实在是没天理了!可惜的是,天理不在他这边。


只看见左军中,中法军官开始一阵狂呼:“蓝家阿婆,蓝家阿婆,飞呀!飞呀!”


有读者奇怪了,这些人喊些啥呀?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一次醇亲王带着几个满族高官,去检阅李鸿章的军队,看见李鸿昌的淮军军官高呼:“蓝家阿婆”。士兵就排列整齐;又高呼:“扶得马骑。”士兵就开始列队向前走。


于是醇亲王和几个满族高官都非常的奇怪,就忍不住问李鸿章:“中堂大人,这是你家乡话吗?”


李鸿章一听,不高兴了:“俺们老家安徽,好歹也是礼仪之邦,怎么会说这么土的话呢?这是英吉利方言!”


淮军用英语指挥战斗这事,是被众多清史资料记载了的,包括上面这些喊法。当然,左宗棠的湘军喊的是法语,不过没有资料记载,他们具体怎么喊的。


不好意思,又扯远了。


“飞呀!飞呀!”就是开火的意思。如果武器只差一代,动动脑子,特别是像张宗禹这么聪明脑袋,还是可以弥补一点的,但是如果武器差了两代,再怎么聪明也就等于零了。


打了不到20分钟,张宗禹全军崩溃,是真的崩溃了,绝不是假装的。他引以为豪的红孩儿马队,第一次冲到半路后退了,因为他们真的扛不住了!面对着加特林机枪的弹雨,看着周围的人不断被打下马,精神崩溃只是时间而已。



而他精心想出来的土坦克,也没有奏效。被左宗棠新购的一种短筒臼炮,现代迫击炮的前身,打得落花流水。这种炮虽然是曲射的,但是射速太快,一会儿就把土盾和土盾后面的马队全部炸散了。


张宗禹的人倒是没有死多少,但是胆全被拈了,信心彻底没了!这样精心的设围都没法打,张宗禹决定不和左宗棠玩儿了。


惹不起还躲不起?他要彻底甩开他,跑的远远的,给自己一点空间,好让他考虑一下这段感情。


现在西边是刘松山,南面是左宗棠,谁都打不过。他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跑,而这个方向,就是左宗棠故意留给他的,当然,这是一个绝对不能说出来的秘密。


于是,奔跑吧,兄弟。张宗禹决定朝东北方向跑,他马不停蹄,连跑了十天十夜,越过了太行山,进入了河北。


这正是左宗棠希望的,当张宗禹出现在北京城外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能袖手旁观了。


于是西太后怒了,问李鸿章:“你的兵怎么还在山东?不是让你去山西的吗?”


“什么?累了?都在休假?全体撤职,什么时候灭了捻军,什么时候再官复原职,不准休假!”


又问直隶总督官文:“为什么不调古北口的军队去山西?调兵文书没有准备好?撤职!你回去慢慢准备到死。”


再问河南巡抚和河南提督:“你俩智商有多低?这么近都找不着路?撤职!”


撤职!撤职!撤职!这一天撤职的诏书发出了几十份。只有灭了捻军,才能官复原职,否则从重惩处。


再也没有人可以扮天真扮可爱,装傻装无辜了。李鸿章,丁宝桢,崇厚,宋庆,刘秉璋,善庆,温德勒克西,这些前段时间都消失了的军政大员,都突然一下冒了出来,从各个地方带队前来。


虽然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骂左宗棠,特别是李鸿章,这个他得罪过的人,更是对他极度的不满,但是,至少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一份万分努力的样子,这就达到了左宗棠希望的效果。


慈禧又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她想借各路大军云集北京城下的机会,恢复满人对兵权的控制,化危机为机遇。


于是她就让恭亲王做了总指挥,又把那个高干子弟都兴阿叫来,去做前线总指挥,希望多少有一个满洲贵族来掺和一下。


但是恭亲王绰号叫鬼子六,他心里一清二楚,要想重新掌握兵权,根本是痴心妄想,于是就推说政务繁忙,留在京城里,管管后勤,对军事上绝不插手,他知道插手也没人听。


而高干子弟都兴阿,却参不透这一层,居然傻乎乎的带着一队圆明园的保安,500个骑兵,来到了保定前线,同崇厚率领的两千天津洋枪队汇合,也想争点话语权。


但是10万大军中,2万多是左宗棠的部队,5万多是李鸿章的部下,剩下的两万多人,和湘军淮军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唯独和都兴阿没有一点儿关系。


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开会的时候,根本没有人鸟他,既没有人向他汇报工作,也没有人听他发言,所有的人都只看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脸色办事。


最后都兴阿终于明白了,自己名义上为领军三大臣之首,但是就凭那一群圆明园的保安,分量不够,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然后他只有灰溜溜的回到了北京城,就像他来的时候,没有被人注意到一样,他走的时候,同样也没有被人注意到。


这么折腾了一阵以后,慈禧也终于明白了,一切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帝国,全要靠汉人的军事力量来支撑了,为了平衡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两支力量的发展,她任命左宗棠为前线总指挥。


但是左宗棠心里明白,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李鸿章出手,没有淮军的支援,他没有能力消灭张宗禹。


李鸿章虽然安排了他的军队前来,但是他的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一万个不高兴,如果左宗棠作为统领,他绝对不会全力相助。


而左宗棠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争名夺利,他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匡扶天下。于是他就主动联系曾国藩,请他为两个人说和,给李鸿章一个台阶下,让他出面主持剿捻大局,自己则全力辅助。


而李鸿章这个人,也是识大局的,他也知道,捻军一日不平,天下一日不得安宁,于是曾国藩一劝,他也就坡下驴,口头上原谅了左宗棠,亲自主持了战局,全力投入了平捻的战斗。


于是,张宗禹和捻军的故事,终于真正可以进入尾声了,只要李鸿章的五万淮军和左宗棠的二万湘军合作,大清帝国的两支最强战队联手,他就无路可走了,而这看起来绝不可能发生的事,左宗棠终于做到了!


虽然,这是一种让大家都非常不高兴的方式做到的,但是只要能做对的事,左宗棠是从来不在乎大家高不高兴的,这就是他的风格。


剩下的故事,就是消灭东捻军的翻版,只是速度更快而已,淮军精锐乘坐轮船和汽艇机动,拦在张宗禹的前方,其他部队堵住另外方向上的路口,逼迫他只能走入遇设的方向。


除了皖军,鲁军这样的地方部队以外,主力的淮军和湘军,张宗禹都打不过。虽然在逃跑的路上,他精心策划了好几次漂亮的伏击战,甚至有一次把皖军的一个分支,卓胜军团团围住,统领郭宝昌挨了一刀,又中了一枪,眼看就要全军覆灭的时候,刘松山赶到,又把他打了个大败。


不是他不努力,实在是武器性能悬殊太大,左宗棠的湘军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士兵,装备的是后膛步枪,而李鸿章的淮军,几乎全部都是后膛步枪,而且还有大量的后膛炮,而张宗禹的部队只有冷兵器和燧发枪,已经相差了两代,这已经不是经验和勇敢可以弥补的了。


所以不论张宗禹怎样的左冲右突,妙计百出,最后还是被逼入了山东半岛,挤压在运河,黄河和淮河构成的水系之间,失去了机动优势。而且他也无法突围,因为湘军和淮军在正面作战中,分分钟都可以秒杀他。


虽然他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依然不断的逃跑,求生,再逃跑,再求生,但是跑着跑着,周围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直到有一天,在一场暴雨过后,河水暴涨,他被追兵逼的无路可逃,只能纵马跳入了徒骇河,被河水卷走。


有人说他被淹死了,也有人说他成功逃脱了,躲在了山东胜利油田附近,从此隐姓埋名。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捻军的平定,意味着中国内地的战乱基本结束,老百姓终于可以有机会开始休养生息了,对于清王朝来说,这意味着它终于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现在朝廷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云南和西北的穆斯林叛乱了。


而慈禧到了这个时候,也理清了思路,她终于想明白了,左宗棠所作所为的意图,如果不是他为了社稷和百姓,宁愿冒着大逆不道的指控,不顾自身风险,甘愿得罪众多大臣,做出这样孤注一掷的举动的话,这件事就不会这么快的解决。


所以她打内心里的感激左宗棠,更加的欣赏他,不仅让他官复原职,而且允许他骑马通过紫禁城,隆重的接见了他,然后就发生了那场著名的对话,关于几年能平定穆斯林叛乱的问题。


就在左宗棠准备回到西北的时候,教主也没有闲着,他不断的搜集左宗棠的情报,搜集的越多,越让他觉得,他面临的这个对手,将是前所未有的棘手。


不过,教主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前所未有的大奸大恶之徒。这么多天来,他也准备了一整套连环计,想好了一整套组合拳,来对付左宗棠。


他给左宗棠挖了好几个大坑,每一个坑,都能消灭一个杨岳斌,穆图善这个级别的对手,他相信,即使左宗棠才高八斗,躲过了前面的一个两个坑,也躲不过后面的第三个第四个坑,他要给他当头一棒,而且是闷棒,一定要敲在后脑勺上。


到目前为止,教主还没有失过手,过往所有的人,都倒在了他的阴谋诡计之下,那么左宗棠能独善其身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如果觉得本文可读,请分享到朋友圈,谢谢大家的支持。

备用号

以防失联,请关注以下微信号

·灼识熔接机·


晚清沧海事系列文章



·END·

灼识新维度

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维度

带来全新观点,全新认知升级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 广告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了解及 购买灼识熔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