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中国互联网的深度数据分析洞察,发布独家原创报告

虚妄还是真实:用户多元化红利

发布日期:2018-06-01 10:29:08 +0000


生苦短,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有时候入世太深,不敢回忆,怕对不住自己的内心;有时候出世太久,莫名恐慌,怕虚度光阴刻下悔恨。在纠结中,时光也不曾等待,一年年还是会过去。蓦然回首,已分不清入世还是出世、世俗还是随性、虚伪还是真实。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对我们也许不是安慰,反而是纠结和折磨。


互联网生态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其光怪离奇也是一面镜子:道德制高点隐藏着私欲、价值观体系被利益驱使。概念的轮转、热点的浮躁、资本的追逐、产品的迭代、海量的信息、流量的节点、用户的迁移、无一不是纠结的投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做不到慎独也罢,掩饰不住的是焦虑、懒惰、浮躁和贪婪。正可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天我们tomsinsight团队继续通过案例,和大家一起洞察中国互联网生态中那些底层故事和行业生态,报告主题是:「虚妄还是真实:用户多元化红利」。 抱歉之前停更的时间。团队正式恢复更新,并且报告更新计划已从本月排期到2019年7月。后续更多增值产品也会不断发布,谢谢支持。

报告楔子

2018年,春节,北方的小县城。火车站附近,年轻人开始陆续离开,大包小包塞满的是父母的无奈,送行前欲言又止的话仿佛是代沟又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最终还是沉默的换回这个时代的年轮,不知道有多少悲欢离合的冷暖自知,在铁轮前也变得微不足道。

小z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在火车站附近小山头坐着。在这个2002年前或者说他18岁前都生活的小县城,梦想的载体仿佛就是在小山头上看着一列列远去的火车,仿佛承载的是希望和无限可能。小时候,小z喜欢听着火车的汽笛声入睡,感觉格外的踏实。

这么多年过去了,父母渐渐老去,老宅中卧室挂满了小z的足迹或者说父母仪式感的骄傲: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学参加比赛获奖纪念,大学实习照片,噶然而止的终结在大学,泛黄的墙上承载的仿佛是裂痕,没有温度却有时光的叹息。

不变的是,小z总喜欢到火车站附近小山头静静的坐着。火车在远处的山中蜿蜒,小z忽然觉得如区块链技术的账本算法,但火车中的人,是否又能达成共识,或者说有同样体系的价值观倾向呢?发自本我的用户行为,又有多少被互联网模式所左右,而这列火车,又驶向何方… … 但「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小z想到这情不自禁的笑了笑。

在互联网时代,完全沉浸在生态中,从追随者到参与者、再到创新者、狂热者、观察者,如今的守护者。小z觉得很踏实,却又很茫然。小z很想哭,但却哭不出来,好像眼泪都压在心底,他是多么想回到20年前,重新回到那天和叔叔一起听到那款28.8k调制解调器拨号的声音 …

可是如今,只有他独自一个人,不为人知的孤独的守护着一座城…

- 以此为楔子(致敬这个时代的故事)

1 . 故事第一阶段:追随者

小z是幸运的,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小z的亲叔是国内最著名高校之一的相关专业学生,但由于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回到了这座小县城。小z的叔叔很自闭,也完全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当年小县城风光一时的高考状元,灰溜溜的回来,还被扣了很多帽子,相亲被姑娘们各种鄙视,总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等等。

这在三人成虎的北方传统县城被称为脑子有问题,人言可畏,小z的叔叔不再社交,把自己关在家中摆弄计算机。但叔叔家是小z少年时代天堂:「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看见我叔编程时候的情景,计算机房间好像有种特殊的味道,屏幕上似虫子蠕动的字符,仿佛有改变世界的魔力。这么多年过去,一直是最让我震撼的场景」,小z这样对我们tomsinsight团队调研分析师说。

小z看来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比现实要精彩无数倍:电话线可以通过猫来拨号、本市的信息港和邻市的信息港聊天室每天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好玩的事情」和「想都不敢想的言论」、Telnet登录的国外BBS彻夜讨论着doom和quake,邮件的自动回复流量包可以当炸弹、KV系列杀毒软件竟然可以破解了赚钱而且省城有人开车来这买走了叔叔一大堆软盘赚的钱相当于当地平均一年收入、还有趁着叔叔不在登录的各种成人网站…

从修改游戏开始,小z接触到了C/C++和汇编;后来再从各类网络免费空间开始,小z学习着BS结构脚本从CGI到ASP构建着探针埋着自执行代码;看着叔叔写出来「神奇程序」复制入软盘再邮寄出去换回来的汇款单,磁头写软盘的特殊的吱吱声,在小z看来就是改变世界的乐曲;再听着叔叔讲述网络江湖中发生的那种种不可思议的故事,与自己就隔了一个拨号音。当时少年的小z,觉得叔叔并不是「不正常」,反而是其他的大多数人都活的如行尸走肉般的无趣,甚至都是傻逼 …

小z记得很清楚,高考前夕,有一天和叔叔彻夜聊天:

“小z,高考准备报什么专业啊?以后千万别和叔这样啊!”

“叔,你很厉害,只是别人不理解。你懂的这些东西,别说咱们县,咱们市也没几个人懂。”

“哦,懂程序不难,玩网络也不难,难的是懂人,网上的也都是人啊,唉 … ”

2 . 故事第二阶段:参与者

时光不会停留的我们想停留的瞬间,对每个人都一样,也许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公平。上了大学后的小z,在计算机方面的实用技能出类拔萃。但是高考完全低于预期的结果,让父母特别失望也把怨气都撒到了叔叔身上,对小z的期待是好好学习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而小z叛逆继续在这个道路上越走越远:小z很快接触到Java,不需要管理内存的虚拟机机制让小z的开发快速了很多,而大城市各类的兼职机会,也让小z开始接项目。紧接着的是J2me的火热:在2005年左右移动百宝箱SP的缺口,让移动+诺基亚S40+J2me生态成型(不了解那段生态的读者,可以想象成苹果手机游戏的分发模型)

64K的百宝箱游戏体积还得去掉中移动的logo体积,给编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给小z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目前一样,当时完全的渠道倒挂,让小z根本接触不到用户。小z尝试了一种很聪明的方式,在游戏中用彩蛋的方式填充自己的QQ号,在特定情况下触发,绕过移动和SP直接推送用户,通过特定游戏剧情脚本把用户联系拉到QQ中。当时好像还没有OTT概念,但是这一类OTT的模式,直接改写了小z的一生。

而这一方式,也是小z传奇故事的开端。

不论是移动运营商还是SP,这一行为在当时都是不允许的,破了竞争壁垒。而恰好SP和小z学院院长有说不清楚的关系,小z「莫名其妙」的被处分,然后成了学校的一个完全的另类。 (暗表:这一点可能对小z后面的商业模式有非常大影响) 而小z也干脆搬出了学校,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一个人天天研究技术和互联网。

他除了愤怒仿佛隐约的有些开心,好像和叔叔的生活一样了。在那些日子里,「彩蛋模式」积累的直接用户成为小z的安慰,一个个QQ头像在小z眼中,都是活生生的另一个人,而非流量。小z通宵达旦的和他们每个人聊着天,成为朋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猫扑文化的爱好者印着个性T恤、天涯杂谈版面上帮助别人发复仇贴的人仅仅是为了正义、信封号模式才刚刚开始有从业者、而易语言爱好者开始狂妄自大、短信段子手彻夜的工作,而空虚的煤老板们天天要买更好玩的游戏。而这些活生生的人非要在「互联网体制」中商业变现规则来么?非是由商业驱动么?

在2006年前后,互联网的信息分发模型和现在完全不同。信息完全没有到达过量的时期,更不需要什么AI算法的「千人千面」模式来匹配,当时的每一个用户,都如闯进了糖果店的孩子,根本不清楚哪个才是适合自己的。教育成本还遇不到边际效益,甚至可以说引导用户的方式可以直接粗暴,用户的变现模型和目前相比同样并非最优选择,只是被流量模型所蒙蔽。

处于自己处境的自怜和小z很简单的建了一个论坛(如果用目前行业概念就是社群)把大家聚在一起,而且封闭,每个人都分享自己的故事、信息、交流、生活,靠着强大的用户驱动力,通过广告平台赢利支持,其实这种赢利更强是一种强驱动下的捐赠模式。这种模式一脉延续,十年都没有断。后来行业内有一个名字叫「封闭非主流社区」,而这种模式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互联网文化。而最典型的那个,创造了1024文化。

那一年,小z和他叔有发短信:

“叔,你说的对,我现在终于发现,程序的好像没什么用,用户才是关键。而且用户喜欢的是感觉很缥缈难以摸索的东西。”

“哦,再研究研究吧,人没那么简单,人性太复杂了…”

“另外,我现在是个异类了,哈哈,我活在网络中,但觉得现实好虚假…”

“希望有一天,人和人能有尊重,不仅仅是在虚假的主流价值体系面具下,还能真正尊重真实和不同。”


3 . 故事第三阶段:创新者

「我一直到现在,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天做梦,梦见同学都有工作,而我没有。同学都毕业了,我没有,每一次都急醒,所以算是噩梦吧」小z这样对我们tomsinsight团队调研分析师描述。小z最终还是没有毕业,用一种极其奇怪的方式,他好像被遗忘了。搬到外面住以后,好像同学、老师都遗忘了这个人,没有通知,没有公告,有的只是校BBS上一些八卦。

小z只有在同学群里面默默的看着,大家纷纷拿到了著名企业的offer,相约着去吃饭庆祝,各种对未来的憧憬。小z彻底的删除了所有同学联系方式,也决定不再找工作。愤怒和嫉妒,转化成了极其强大的动力。也许,每一个创新者,开始都是时代的遗忘者。

叔叔的那句话「懂程序不难,玩网络也不难,难的是懂人,网上的也都是人啊」成为了小z的信条:用户是人,是活生生的人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尊重。所有的抽象需求聚合,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算是伪需求,只有真正的尊重互联网每一个用户,才是互联网精神和价值最大化所在。小z以此为核心价值观,开始了一系列的商业模式尝试。

小z还是从游戏入手,从wow开始游戏越来越遵循「入世情怀」,讲究的人生成长过程抽象复制后的实时反馈和捷径,但在这种模式下,情感的链接总得不到满足。「为了部落」一句话讲出了多少人的青春,但很少别有的游戏同样能复制出来。小z以此为需求突破,开始不断的把「封闭非主流社区」扩大,而和地理位置区域化的结合,直接把「为了部落」转化成了「为了城市」。

就如90年代末那一个个信息港聊天室中的跨市作战。游戏内得不到的规则下满足,完全可以做到「游戏的体外满足」,而社区的归属感驱动参与积极性,封闭感驱动人性的足够释放。甚至屏蔽掉搜素引擎,完全形成网络的「暗节点」。在规则上,从游戏本身的衍生需求入手,到Geek文化的各方面的扩展:资源、下载、动漫、摄影、手办等等各类理性化阶梯式的高玩,最终于地域相结合,增大粘度,最终利用用户的驱动力分发流量变现。再分发的流量甚至达到CPM过200。

小z不断扩展着这样的社区模式,志同道合的运营者在网络上达成「共识」,并非商业驱动的原始诉求反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他们更像是玩家,带领更多的玩家。而2009年左右出现的私服的火热,再次推高了赢利空间。到了2010年左右,小z已经可以做到5000万以上的年营收了,几乎没成本。(文章暗表:可以参见对标现在币圈的共识概念)

2010年前后,小z有和叔叔发短信:

“叔,我现在做大了,有你当初寄软盘的感觉了,哈哈。”

“哦,之前我们聊很多了。我觉得,你还需要再了解用户,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啊!我当时也是迷茫了。”

“我现在用户粘度极其大,变现模式清晰,而且我觉得是互联网真正的核心。”

“哦,能带来真正的价值么?或者说,能问心无愧么… ”


4 . 故事第四阶段:狂热者


事情的发展总和预期不太一样,不知道小z是不是太想证明自己还是互联网生态发展结果的使然。2012年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从工具变成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服务、用户三者的关系在改变,从PC互联网的「广播」到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连接」,呈现用户节点的网状结构。同时,更多元化的用户行为让「标准网络应用」无法满足,更个性化的网络需求不断出现,而却没有足够的服务应用来供给。

小z的「封闭非主流社区」已经不能说是非主流了,而是网络的主流KOL,巨大的网络再次分散,成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拓扑网络结构。KOL再次驱动,分裂成不同的链接方式:各种社交网络下,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了流量的分发节点,但是关键的问题是,KOL成为了链接的核心。小z成为了KOL的核心,最终形成一个表象模型下的意识形态联盟。

用另一种抽象来描述:共识模型下小z成为共识的核心,KOL成为共识的关键节点,而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会再次衍生形成再次的共识分发,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联盟。小z的组织联盟,也从网上到线下,在北京郊区山区中一个办公室中,大家还保持着Geek般的高玩精神,但是这个阶段以及不仅仅是游戏者了。

从2012年开始,CPA红利、移动流量的信任红利、互金红利、三线以下城市的复制生活方式红利、以及到了2017年的区块链红利,小z和他的联盟,一个都没有错过 … 而到了2017年,小z联盟中的很多KOL节点,都已经收入过5000万 …

“叔,我觉得我们都低估了大家的智商,而高估了人性。”

“人性不会被高估的,是我们自以为是了吧。”

“那你怎么解释现在互联网生态里面的这一切呢。我成功了,或者说是我们的模式成功了,这一切都是你教给我的,现在你为什么逃避呢?你帮我解释下!”

“我解释不了,但是我选择做真实的自己,问心无愧。你需要自己选择… ”

5. 故事第五阶段:观察者

西山山脉,在暮光中格外的漂亮。让小z想起来家乡小县城附近火车站旁的那个小山头。常年压抑的心情让叔叔身体病垮,小z接到北京享受好的医疗的同时,也经常在西山附近家中和叔叔一起生活,一起聊天,有时候一起去漫无目的的出去转转。

「那段时间,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不适应每一个人,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压抑人性,所以我们聚集在网络上。而网络上又开始形成了主流的价值观,讽刺的是,这种渗透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无处可藏,甚至逼良为娼,或许叫逼娼为良。而真正尊重用户,尊重人,顺应这种用户多元化变化的,才会吃到这个时代的红利」小z和我们tomsinsight团队调研分析师讨论后的结论。

例如,短视频的火热有很多原因,但一定是厌倦了传统主流价值观的虚伪面具,强调真实的自我释放或者对此的向往;在调侃区块链韭菜贪婪的同时,贪婪是韭菜还是项目方或站台的资本方,或者在人性的堕落上,谁比谁高尚呢;互联网上每一个看似没有道理的荒唐的事件背后,都不是原因的。如果明明知道人性不能考验,那么赢家是考验者还是被考验者?

用户的多元化,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被压抑。被体制压抑、主流压抑、道德制高点压抑、但不会消失,反而积蓄了巨大的能量。小z成为了观察者,观察着互联网生态的光怪离奇和背后人情冷暖、观察着被互联网生态引导的支离破碎、被各种套路强加到各种套子中。小z觉得越来越明白叔叔的话了。

2017年年中,叔叔去世,最后留下了一句话:

“人活一生,总得傻傻的坚持些所谓没有意义的事情… ”



6. 故事第六阶段:守护者


叔叔去世后,小z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还是没事的时候都是火车站附近的小山头坐坐。看了十多年的互联网用户行为和用户画像,小z有时候觉得,反而看不懂这个从小长大的县城了: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成长经历下,认知和心理需求,是完全没法抽象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孩子,需要的是尊重和呵护,而不是控制欲下的满足私欲。

小z动用自己的积累的资源,清除了全部微信附近的人的站街模式下那些医托教育托;小z重新组织了小县城老年人的旅游社群,引入的是合理的变现端而不是之前利用信息差的变现模式;重新把广场舞和健身的线上社交,回归到了纯粹;逆向劫持了流量只是为了屏蔽掉无数不在的流量劫持;黑掉全部打着区块链和p2p旗号的传销模式;但是,小z并没有破坏那些无数不在的「房卡游戏」模式赌博和「房卡租房」的小县城男女关系租房模式,因为小z也明白,这就是生态 … 这就是人 …

小z每天都在努力,努力保证着自己的初心,真实和问心无愧;努力守护着这座城市,虽然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懂没有人在意,也没有任何意义…

2018年春节,小z写了一封信,然后犹豫了很久后烧掉:

“叔叔,我一直到今天才懂你,才懂你说的那些话,但是你为什么又要去这样的坚持呢。难得糊涂一些不好么,顺应时代不好么,骗骗自己不好么,你在坚持什么,你又在守护什么。虽然我懂了,但是我的选择可能还和你一样。我会向你一样成为守护者,时代的守护者,信念的守护者,人性的守护者。致此一生,只为真实的尊重,和问心无愧。”

虽然小z知道不再会有回复了… 但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独 …

7. 分析与洞察

我们总试图改变别人来掩饰自己恐慌,层层谎言故事后迷失的却是自我;我们又总喜欢输出价值观来体现自我价值,岂不知仅仅是抚慰内心的不安。正如当下,奋斗的一二线城市新移民在用精神消费来逃避现实空虚,而三线以下城市用户利用物质消费或娱乐或宗教衍生来弥补精神空白。

用户多元化红利,其实并不像小z的故事那样虚无,量化的数据是那么直接。通过对安卓ROM采样,对App进行分组,每组5个,代表一定同质化用户,比例最大的五组的用户占比在当地城市和北京的对比分析。


而我们如果从移动互联网增速来看分析数据,对比洞察,报告所在的县城数据会更有意思。如果大家熟悉同时段的整体数据,就让我们以此致敬这个城市的守护者。



8. 给我们的启示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我们在渴求尊重,仿佛来的有点虚无缥缈,甚至让人质疑这个世界的文明程度。但作为完全利用人性来构建的中国互联网生态来说,似乎又是另一个极端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又怎能要求去泯灭掉七宗罪。但置身其中,谁也无法逃脱:当我们忽视用户多元化的强大趋势势能的时候,谁敢保证,迷失的不是你自己呢?

水浒传中鲁智深被高人智真长老识为上应天星,并被誉「后来正果非凡,众僧等皆不及他」,并送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而经历了江湖种种虚妄,不忘内心真实,最终圆寂前留诗:「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也许我们无法如此境界,但是还是向往金庸在白马啸西风的结尾意境: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虽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可人活一生,总得傻傻的坚持些所谓没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TOMsInsight报告


专注于中国互联网的深度数据分析洞察

微信号: tomsinsight



( TOMsInsight仅发布独家原创报告,拥有全部内容及数据版权。 欢迎个人分享,但媒体或商业转载必须联系我们并获取相关 授权 ,违者必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