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被「小道消息」这个名字误导.在这里,我只想努力为读者呈现一幅中国互联网的清明上河图.

我看金庸

发布日期:2018-10-31 13:25:02 +0000

写晚了,能写的都被大家写了一遍。看了几篇写金庸的长文,发现所有提及的事情我早已知道,说明我是个正牌金庸迷。


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看到的金庸武侠小说,但肯定不如梁羽生早,看到的第一部梁羽生作品是繁体版的《冰川天女传》,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但金庸的小说要比梁羽生好看的多,即使当时自己还很小。当时还有很多冒名作品,作者名字比如「金庸新」「全庸」「金康」「金庸巨」……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从小到大看了多少遍金庸的小说?已经记不清了。空下来,就会翻出来重新读一下,几乎所有情节都很熟悉,所以可以读得很快。但每次读,都能读到一些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金庸离世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也看到一些人说金庸作品文学性不高之类的评价,正如有些人批评「海底捞」的火锅不好吃一样,没法讲道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金庸的书能长盛不衰,自有其道理。如果评价纯文学性的话,四大名著也高不到哪里去。好在中国人今天也都在看。


家里至少有五套金庸作品集。分别是明河社版、朗声旧版、三联版、口袋本以及朗声新修版。不都是自己买的,也承蒙朋友馈赠。哪一套更好?我觉得都不错,虽然后期金庸改动了一些细节,但所占比例很小。

当年我在阿里的时候,曾经给同事做过金庸小说的分享。现在想起来也奇怪,怎么会去分享这样的话题。大概是我觉得当时的同事其实都不怎么读金庸的吧。尽管淘宝有所谓的「花名」文化,大家会起一些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做花名(昵称),但是确实大多数人都不太懂,看完金庸全集的其实寥寥可数。我相信今天也依然是这样。


图为 10 年前我做的 PPT,其中的一页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呢?因为淘宝论坛上,马云的昵称最初叫「风清杨」,杨树的杨,用了好久,也没几个人发现应该是「扬」,过了一段时间才改掉。我甚至怀疑老马也未必看过金庸全集。


当时淘宝有个规定,不允许用反面人物做昵称。这就是个糟糕的规定,因为有些人物,并不能用简单的正面反面来界定。比如,我的昵称叫「西毒」,不允许登录到淘宝内网,但是呢,可以有「任我行」「鸠摩智」「归辛树」,这些人,也没正面到哪里去。


金庸的作品被改编的乱七八糟,基本上都不太好看。为什么总拍不好?最关键问题是,那些导演都不读金庸,有的导演亲口说,第一次看金庸小说,能拍好了才怪。相比之下,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之所以拍得好,跟彼得·杰克逊本人就是个魔戒超级粉丝有一定关系。金庸自己很讨厌别人改他的作品,画蛇添足。老老实实按照作品拍,反而不错。


用今天的话说,金庸当年就是个大号的自媒体,写武侠小说给《明报》带流量。现在有人评价金庸小说水平不高,俗,未免过于太苛刻。一是要考虑金庸当时的写作条件,二是得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我认为金庸创造了一个奇迹。


大俗就是大雅。金庸的小说是可以传世的,就凭对集权的控诉,对政治的隐喻,这两点就足矣。


金庸有两支笔,一只写武侠,一只写社评。我相信,很少有人看过金庸的社评。那些社评文章,今天读来,是真的牛。即使大陆出版的「洁本」,也可以感受到其家国情怀。



作为报社老板,当时的金庸也跟今天创业者差不多,苦哈哈的。一边写武侠,一边写社评,一写几十年,这种定力少有人及。


对金庸评价不高的,大部分人其实是先入为主,可能根本没看过金庸的作品,只不过是认为武侠小说过于流行,是下里巴人厕上读物。比如王朔当时批评金庸,说看了七册的《天龙八部》,闹了不小的笑话。


一些自媒体拿金庸与梦中情人同一天离世说事儿,真是扯淡。人家夏梦有老公有儿女一辈子很幸福,你们就别拉郎配了。鸡汤都馊了。


看过一些金庸的采访,口才不好,颇有点「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得不到美人垂青也很正常。再说,金庸本人也很风流,红袖添香,是真名士。


世间再无查良镛。




题图:《射雕英雄传》英文版封面。